明年房市不妙! 永慶房屋估雙北以外縣市「跌5~10%」

永慶房產今(22)日發布《第1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2023年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下,房市不容樂觀,預期呈「價跌量縮」格局,全年交易量估28-29.3萬棟之間,年減8%至11%。民眾最關心的價格方面,他認為雙北價跌3~5%以內,其他漲多地區「跌5~10%跑不掉」。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進一步解釋,雙北市四年來房屋價格只跌17%,因此預估雙北明年跌3%、雙北以外跌5~10%。(圖/記者何婉宣攝)

葉凌棋指出,觀察七大都會區近二年第四季房價變化,均呈現上漲趨勢,可以發現除了雙北市漲幅不到5%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年漲幅均超過5%,其中,新竹、高雄年度漲幅逾一成,顯見近一年國內房價漲勢仍明顯。

若再進一步與疫情前、未實施貨幣寬鬆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葉凌棋補充,七大都會區近四年房價漲勢驚人,除了雙北漲幅約二成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漲幅均超過四成,新竹漲勢最為凌厲,達64.6%。

七大都會區近四年房價漲幅/永慶房屋提供
七大都會區近四年房價漲幅/永慶房屋提供

不過,葉凌棋強調,值得注意的是,七大都會區房價已有鬆動跡象,2022年第四季房價與第三季相比,除了新竹仍有1%以上漲幅外,新北、桃園房價微漲0.3%與0.8%,其餘四都房價微跌,顯示房價由漲轉跌,房市已出現反轉向下訊號。

七大都會區平均房價季漲幅。圖/永慶房屋提供
七大都會區平均房價季漲幅。圖/永慶房屋提供

全球經濟展望下修、俄烏戰爭未歇,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影響房市表現。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

同時,2023年也將面臨大量市場超額供給的狀況。葉凌棋指出,根據推估,2022年全年建照創28年新高、新屋開工、使照維持高檔,而2023-2025年預售屋建案完工戶數超過15萬戶,大量的成屋進入市場,勢必對市場造成衝擊,恐累積大量賣壓。

永慶觀察2022年1-10月全台建照量較去年同期成長7%,且推估全年建照量恐達17.5萬戶,創近28年來新高;新屋開工則年增16%,過去前兩年因疫情衝擊而工料雙缺的現象,讓興建期程遞延至今年,開工量大增,而使照也年增8%,維持高檔。

此外,葉凌棋說明,明年下半年還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

廣告

王道銀行也撐不住! 受不了月租金100萬「撤走東區三角窗地王」

王道銀行撤出東區黃金三角窗,房仲表示,該店面43坪,過去月租金高達200萬元,推測目前應為100~150萬元。事實上,東區最燙金的店面莫過於忠孝東路與復興、敦化交叉的6個三角窗,他們的租客一直都頗具話題性,房東也大有來頭,其中包括順成蛋糕家族、帝寶劉媽媽、精品大亨。

▲王道銀行近日撤出忠孝東路、復興南路交叉的三角窗。(圖/記何宇庭攝)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補充,現在銀行經營型態逐漸產生改變,除了傳統臨櫃的經營模式,越來越重視線上功能,從陸戰打到空戰,更重視數位功能與服務,而該銀行的東區與信義商圈店功成身退,成功將銀行新的品牌形象置入民眾心中,雖然店租代價甚高,但某部分也算是形象廣告的相對代價。

佳德鳳梨酥門市旁透天厝5.2億元易主 等都更起大厝

北市南京東路知名伴手禮名店佳德鳳梨酥,一直是觀光客必訪名店,也帶動區域人潮與商圈身家。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佳德旁的四層樓透天店面,今年 7 月以高達 5.2 億元的總價轉售,成為實價登錄以來,松山區最高總價透天交易,其建物 248.66 坪、土地 75.93 坪,土地單價約 685 萬元,目前租客為連鎖按摩會館,仍持續經營中。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南京東路透店就位於知名伴手禮佳德鳳梨酥旁,長期都是觀光客必經之地,店面效益高,疫後國門重啟後,商圈可望逐步恢復榮景。由於該透天屋齡已超過 40 年,符合危老標準,且該透店坐落土地為商二用地,容積率 630%,未來改建效益頗高。

除此之外,今年衡陽路也有一筆透店交易,土地坪 48.1 坪,以約 2.57 億元售出,換算土地單價約 534 萬元,租客為傳統點心店。而民生東路二段也有兩層樓透店轉售,目前牛排店仍承租營業中。

張旭嵐指出,疫情重創大型商圈店面,因此近年台北市精華商圈的店面交易少,高價店面交易也不多,而今年有兩筆大型透店交易,位在以商辦為主的商圈,不僅上班族人流高,土地價值也高,在原本就已經有穩定租客的情況下,直接可先收租當現成房東,未來還有危老都更效益,成為建商或投資人積極收購的優質物件。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台北市土地寸土寸金,已經難有可開發素地,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都市更新改建,釋出危老條例的容積獎勵措施,因此開發商近年也頻頻尋找合適標的,而整棟旅館、飯店、整棟透天的產權相對單純,且都更與危老重建案不受央行的購地貸款管制,也沒有 18 個月內動工興建的約束,增加開發商近年積極整合及買下整棟老舊建築的動力。

改實坪制房價恐暴漲? 北市房屋單價增近24%

民進黨此次九合一大選受挫,黨內湧出檢討聲浪,立委高嘉瑜再拋「改實坪制者,得天下」議題引發討論。樂屋網將今年成交資料改以實坪計價,結果發現,六都房屋單價每坪將增加1萬4千元至17萬元不等,台北市房屋單價更將暴增近24%,更加凸顯出難解的「高」房價問題。

現行房屋單價計算方式,是以總移轉面積,也就是權狀坪數計算而得,樂屋網以今年1到10月實價登錄成交資料,將權狀坪數扣除共有部分和車位,單就主建物和附屬建物合計之坪數來換算房屋單價,結果發現價差最大的是台北市,單價將從每坪72.5萬元增加至每坪89.6萬元,暴增17萬元,漲幅近24%。

其次是新北市,實坪制後的房屋單價每坪增加超過7萬元,其餘像台中市、高雄市、桃園市,實坪制後的價差也都在3、4萬元左右,唯獨台南市實坪計價的價差最小,評估是因為當地的交易大宗,仍為公設比較低的透天厝的原因。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這並非首次有民代提實坪計價,2017年立委林俊憲便拋出過此議題,同年7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亦有「房價改實坪計價、公設坪數可登記但不計價」提案,內政部遂於2019年於實價登錄網新增「淨坪價」,單以主建物試算房屋單價,也造成「淨坪價」飆高數倍,掀起熱議。

不斷拉高的公設比也惡化了此問題,洪安怡提及,2005年實施8樓雙梯制度,讓大樓公設比愈來愈高,現在的新大樓,即便只有梯廳、機電空間等必要設施,公設比也幾乎是3成起跳,花大錢買的並非實際室內使用空間,當然會讓民眾不平,然實坪計價實難一次到位,普遍建議先採將室內實際面積和公設採不同費率計算,例如室內面積完整計價,公設面積一半價格計價,漸進調整較有機會。

此外,樂屋網統計站上11月中古屋買氣,雖訪客數與預約看屋數仍舊呈現下滑,但下滑趨勢已明顯趨緩,整體買氣還在低谷徘徊,洪安怡說,只能期望是黎明前的黑夜,持續等待曙光來臨。

今年1月至10月六都成交單價

縣市單價(元)實坪制單價(元)價差(元)漲幅
台北市725,297896,141170,84523.56%
新北市404,011480,73876,72718.99%
台中市299,036340,90841,87214%
高雄市220,654257,60336,94916.75%
桃園市249,821283,65133,83013.54%
台南市175,050189,60614,5568.32%

註:部分車位價格為預估值

資料來源:樂屋網實價登錄平台

樓上小孩「狂打籃球奔跑」 她崩潰「重低音舞曲」反擊

萬金難買好鄰居,買房最怕遇到樓上住戶不講理,經常製造噪音讓你無法好好休息。大陸一名女子抱怨,樓上小孩常在家打球,溝通過後仍沒改善,反而變本加厲,讓她最後忍不住,用重低音放音樂反擊。

樓上小孩「狂打籃球奔跑」超吵…講了還更大聲 她崩潰使出這個反擊

樓上鄰居製造噪音。(圖/翻攝自微博/點時新聞)

河北省石家莊一名石姓女子表示,樓上鄰居有2個小孩,常常在家打籃球、來回跑等,製造超大噪音,導致她根本無法好好休息,長期下來還造成她心臟不適,怎料到與對方交涉過後,狀況沒有改善就算了,還變本加厲。

石女透露,最後自己只好以暴制暴,只要樓上太吵,就會用重低音放音樂,並且頂住天花板反擊,放到最高樓層都能聽到。不過對於石女的做法,律師直言,鄰里噪音擾民以暴制暴不可取,如果實在協商不了,可通過報警訴訟維權。

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人共鳴,大家紛紛留言「我家樓上也是,最後買了震樓器,吵我就開,現在已好了」、「我們樓上租房戶也是,態度很差」、「太理解了,樓下是忍無可忍才反擊的」、「這就是我買獨棟房子的原因」、「我也遇到過,還被罵,樓上之後變本加厲,故意製造噪音」。

扯爆!紅綠燈藏「京華城」改建工地內 網批:給鬼看嗎?

由京華城改建的京華廣商辦園區,預計興建4棟地上19層、地下7層商辦大樓,施工期間,工地封閉,有民眾發現紅綠燈竟被包在工地圍籬內,怒批「給鬼看嗎?」記者實際走訪,發現紅綠燈確實看不清楚,就連警察要待轉也沒有地方,只能違規停在馬路上,對此,鼎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延展處表示,紅綠燈號誌佔用工地,已經發文請北市府遷移,但是因經費不足,還沒有移走。

京華廣場3D外觀示意圖。圖/業者提供
▲京華廣場3D外觀示意圖。(圖/業者提供)

京華廣場園區由中石化百分百持股的鼎越開發負責打造,占地近五千坪,業者表示,四棟建築除以層層種樹為核心理念外,還有綠化SKY PARK浮島公園,整體綠覆蓋率將達到市府規定的兩倍,未來將引領台灣成為吸碳抗暖的未來城市建築典範。



▲▼施工期間,工地封閉,有民眾發現紅綠燈竟被包在工地圍籬內。(圖/記者何宇庭攝,下同)



京華城周邊路口是交通意外熱區,今年曾有機車騎士遭汽車撞死,對於紅綠燈被包在工地內,鼎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延展處表示,這個小綠人設置的地方是在我們地界內,我們也有發文給市政府交工科,但市府礙於經費的關係,暫時先留在原位,等有經費再移位置。

▲警察要待轉也沒有地方,只能違規停在馬路上。

豪宅逃命波!特力屋何家賣「琢白」進帳2.9億 專家:小賠

實價揭露,北市信義計畫區豪宅「琢白」9樓戶交易,總價2.98億,每坪205.5萬元,資料顯示,賣方為特力屋總裁何湯雄家族的「欣秋有限公司」,去年才以2億9,495萬元買入,帳面獲利393萬元。買方則是高雄三大家族之一王家名下的九昱建設。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該戶雖然帳面上有增值,但若透過仲介成交,光房仲服務費、代書費可能就超過帳面獲利的393萬元,何況豪宅裝潢費動輒千萬,不見得有賺,而這筆交易雖在二年內,也因此可免課徵房地合一稅。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琢白」為紐約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麥爾規劃設計的純白外觀大樓,除了早期預售期間,曾出現196萬的單價,其他戶戶都超過200萬以上,已購住戶不乏年輕富豪、藝人、外資、港澳、外籍人士等。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2022年單價站上200萬元的豪宅交易共有26筆,總銷金額約84.4億元,最高單價為信義聯勤260萬;交易量最多的豪宅是「潤泰敦峰」,達9筆,成交單價落在201.9~239.9萬元之間。

其次為「信義聯勤」和「西華富邦」,分別都有6筆交易;而「琢白」、「代官山」、「文華苑」、「華固名鑄」、「聯合大於」等豪宅,則分別有1筆進入200萬俱樂部成員。

張旭嵐指出,今年受到升息、烏俄戰爭、全球經濟下行等的影響,股市從高點大跌,對部分高資產族的布局或許有影響,導致今年揭露至十月交易為26筆,稍低於去年同期的32筆,不過富豪置產多半以公司規劃,或家族資產配置為優先考量,和整體房市走勢脫鉤,加上購置A級豪宅不僅保值,也能彰顯地位,有利事業拓展,因此仍有不少富豪搬現金,甚至以創高價收藏頂級豪宅。

信義區豪宅琢白。圖/台灣房屋信義101特許加盟店提供
信義區豪宅琢白。圖/台灣房屋信義101特許加盟店提供

驚!大S豪宅「台北信義」開銷大 百萬年薪只夠付管理+水電費

藝人大S徐熙媛與富商汪小菲的離婚風波,至今持續延燒。汪自爆400萬元帳單,其中更寫出大S豪宅「台北信義」的管理費、水電費等資訊。經計算,大S豪宅每月花至少9萬4943元,1年至少花113萬9316元。



▲富商汪小菲於《微博》上公布匯給大S的400多萬元帳單內容。(圖/翻攝自汪小菲微博)

根據汪小菲於《微博》上所公布的帳單,其中「信義社區管理費7-9月」與、「信義社區管理費10-12月」皆為13萬9785萬元,換算每個月管理費就高達4萬6595元,已高過不少一般上班族的月薪。

另外,「松勇路7/12-9/12電費」這筆費用也要9萬4201元,換算每月電費也高達約4萬7100元。而「松勇路水費6/24-8/22」則為2495元,換算每月水費也有約1248元,因此該戶每月水電費加總約4萬8348元。

而所謂「信義社區管理費」或是「松勇路水電費」,應都是指大S於信義區松勇路豪宅「台北信義」的開銷,若單純以管理費、水電費這2筆開銷來看,大S住豪宅每月就至少得花上9萬4943元,1年至少花113萬9316元,就算你有百萬年薪,還是得要不吃不喝一整年也養不起。

▲汪小菲在微博抱怨不想付給前妻大S生活費的原因,遭到大陸網友們痛罵。(圖/翻攝自汪小菲微博)

▲汪小菲在微博抱怨不想付給前妻大S生活費的原因,遭到大陸網友們痛罵。(圖/翻攝自汪小菲微博)

也有人心疼大S,「大S更可憐,為了他犧牲事業,為了給他創業搭上自己名聲,他做飲料做賓館,做服裝哪個不是打著大S的幌子」、「心疼大S,老公養小三都不把給小三的財產要回來」、「夢裡的老婆,這是前妻,男人是不是都以為離婚了,這個女人還屬於自己啊!」

另據《鏡週刊》報導,汪小菲未履行離婚協議,不願支付生活相關費用後,大S已經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由於事證明確,法院已裁准,汪小菲必須如期付款,否則在台灣的資產如存款和S HOTEL都可能被抵償或查封。

北市松山名宅「園中園」傳意外 男子墜樓當場死亡

台北市松山區北寧路「敦北園中園」大樓7日上午發生一起墜樓案件!一名男子墜落中庭當場死亡,警消獲報趕抵現場,並拉起封鎖線調查,至於男子墜樓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敦北園中園」男子墜樓當場死亡 。(圖/記者何宇庭翻攝)

股市牽動房市? 北市Q3豪宅交易23件創3年新低

今年以來台股跌跌不休,連帶影響到了國內的豪宅市場買氣?根據實價資料,今年Q3北市目前實價登錄僅23筆豪宅交易揭露,創下近3年的單季新低量台灣房屋集團表示,影響豪宅交易動能不只是股市,還有二大關鍵。

豪宅示意圖/台灣房屋提供
豪宅示意圖/台灣房屋提供

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台北市近3年各季度的億級豪宅交易量,2020年第一季55筆,逐季成長到當年Q4達114筆,為近3年最高峰;到了2021年上半年,量能稍稍下滑,隨後於2021下半年再度拉抬,去年Q4也達113筆;不過今年則呈顯反轉一路下滑的趨勢,且今年Q3北市目前實價登錄僅23筆豪宅交易揭露,創下近3年的單季新低量。而對照近三年的股市指數變化曲線,確實有幾次和豪宅交易量的變化相近。

台股指數與台北市豪宅交易量走勢圖 。圖/台灣房屋製表
台股指數與台北市豪宅交易量走勢圖 。圖/台灣房屋製表

影響豪宅交易動能三關鍵 股市、疫情、政策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台股自疫情爆發後,曾在2020年初從12000多點下修到低於9500點,不過隨後因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全球紓困推升市場資金水位,使台股在2020年3月底開始反彈,並一路保持強勁漲勢,甚至在今年1月衝破18500點;然而後續受烏俄戰爭、美國升息、全球經濟下行等影響下,股市從「萬八」下修約3成,如今持續在「萬三」附近徘徊,這也和北市豪宅交易波段吻合。

陳定中分析,首都豪宅的消費客群為高資產族,而高資產族對經濟的反應敏感,資金布局也具有多元性與國際性,高資產族在股市賺錢時,常會將部分獲利了結,並轉投房地產,使資產更具抗通膨效益;反之,2022年股市從高點大跌,富豪們的投資取向便趨於保守,奉行現金為王的原則,因此當國內股市大幅下挫,經濟展望浮現變數時,大戶置產規畫也會比較觀望,使國內的豪宅買氣因而放緩。

疫情干擾+限貸4成 豪宅交易也上沖下洗

惟2021年豪宅交易量出現V型走勢,和股市持續在高檔盤旋的態勢略有不同。陳定中指出,去年股市表現平穩,但房市則因去年5月到7月全台處於三級警戒,加上疫情重挫不少產業發展,交易陷入一波低迷氛圍,直到7月底解封後才趨向活絡,以致去年豪宅量能呈V型走勢,也顯示影響豪宅買氣的因素不單是經濟,近年的疫情與政策,也左右豪宅交易量能。

除了金融市場的變化,影響豪宅買氣的因素也包括央行的限貸政策。第一建經總經理謝萬雄表示,去年3月中下旬央行的第二波信用管制,把豪宅貸款成數從6成降至55成,第4戶起更只有4成,增添去年Q2豪宅市場的觀望氣氛;2021年底央行的第四波信用管制,進一步把豪宅貸款成數通通壓低到4成,助長市場的保守心態,導致2022年豪宅交易量漸漸萎縮。而在限貸政策下,財力充沛且仍有意進場的買家,索性不辦房貸捧現金購屋,使市場上屢見無貸款的豪宅交易。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雖然台北市的豪宅交易量縮減,但價格還是保持在一定水位,北市近年總價上億、單價逾百萬的豪宅,整體平均單價都在130萬元以上,且今年與2020、2021年相比依然上漲,顯示豪宅的價格支撐力道尚屬穩健。

在豪宅交易的區域分佈方面,基本上台北市仍以大安區的大安森林公園周邊、中山區的大直水岸、松山區的敦化林蔭道,以及信義計畫區為主。而北市蛋白區豪宅也急起直追,包括內湖的西湖生活圈、碧湖周邊及五期重劃區等地,在內科中高階主管與影視名人的加持下,亦頻傳豪宅交易,使內湖漸漸躋身為台北市豪宅交易的後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