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地雷引爆!2022全台移轉出爐 32萬棟失守

內政部今日公布2022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318,101棟,較去年量縮8.6%,六都除台中增加1.4%外,其餘縣市均明顯減少其中又以高雄衰退17.3%與台南減少13.7%比例最高,顯見南二都熱度漸退,另外眾所矚目的新竹縣市表現也差強人意,新竹市衰退32.8%,新竹縣減少11.1%,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指出,2022年在全球央行連續升息,經濟表現不佳,國內又有打房政策等因素,表現不盡理想,同時也成為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首次下滑,在前景不明下,2023表現恐更糟。

綜觀各都會表現,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台中雖有交屋潮,但難掩頹勢,而台南與高雄年移轉總量除因為量體不多,減少幅度明顯外,短期內價格飆升速度太快,亦是買氣急凍的重要因素,反觀北部因為退燒早,在資金退潮下,反而成為最持盈保泰的一群,至於在科技業業績大噴發下受惠的新竹縣市,2022年科技業多數仍處於庫存狀態,業績表現不佳,加上區域房價已高,自然不容易有表現。隨著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建商應會更為保守,未來市場恐僅有自用與成屋成為交易主力,市場動能長期堪憂。

不過,在2022年交易中,值得注意的是,彰化、南投、屏東、雲林、台東、基隆等區域成交量不減反增,徐佳馨認為,低價區仍有吸金效果,加上在地業者積極推案,很容易形成一片榮景,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無實際產業與利多支撐,在少子化等壓力下,這些區域未來很可能成為外強中乾,購屋人不可不注意。

各主要都會移轉量表現
年度20222021增減幅
全國318,101348,194-8.6%
新 北 市60,18468,295-11.9%
臺 北 市28,61130,901-7.4%
桃 園 市43,93546,831-6.2%
臺 中 市50,69549,9901.4%
臺 南 市23,09126,752-13.7%
高 雄 市37,11744,897-17.3%
新竹縣12,41413,971-11.1%
彰化縣8,2248,0991.5%
南投縣3,1162,9834.5%
雲林縣4,6044,5690.8%
嘉義縣3,1583,809-17.1%
屏東縣6,7906,2219.1%
臺東縣1,8441,6978.7%
花蓮縣3,3404,128-19.1%
基隆市6,6245,61218.0%
新竹市7,47611,126-32.8%
嘉義市2,8613,483-17.9%
資料來源:內政部

全國買賣移轉棟數

資料來源:內政部月報、住商機構企研室整理



廣告

18萬人「狡兔有三窟」! 房仲破解買三房迷思

兔年新希望,有人許願買第一間房,有些人卻狡兔三窟,一人名下的房產就多達三間以上!據台灣房屋統計,全台名下有3屋以上的有18.5萬人,三屋族最多的縣市是新北市,達30,608人,其次為台北市19,615人和台中市18,248人。房仲業分析新北市三屋族最多的四大原因,並破解三屋不能辦優惠房貸的迷思。

帶看示意圖 /台灣房屋提供
帶看示意圖 /台灣房屋提供

據財政部資料110年度的房屋稅籍資料,六都加上新竹縣市,合計約700萬名的有房族(房屋稅單持有者)中,擁有三戶住宅的共有約11.4萬人,擁有四戶以上的有7萬1645人,合計七都名下有三屋以上者,共計約18.5萬人,僅佔有殼族的2.6%。而三屋族最多的縣市是新北市,達30,608人,其次為台北市19,615人和台中市18,248人。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雙北是經濟發展重心,租售需求量都相當大,而新北目前均價37.9萬,和均價67萬的台北相比,購屋門檻等於是半價行情,且新北市通勤方便,新興重劃區多,供給量大,因此吸引多屋族或包租公們資產配置,加上新北市人口基數龐大,所以三屋以上持有人大幅領先其他縣市。

依稅法只要同縣市無出租 可登記自用宅

張旭嵐指出,依照房屋稅法規定,只要同縣市內的房產無出租,並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居住使用,三戶之內即可登記自住用住宅,房屋稅採房屋現值×1.2%計算,稅率低,因此許多行有餘力的長輩,也提早為子女購屋,視購屋為累積資產之道。若是持有非自用房屋,房屋稅率則從1.5%起跳,由於2022年許多縣市都修法實施「囤房稅」,依照持有戶數多寡調整稅率,最高稅率為3.6%,所以名下有多戶非自住房產者,新的一年持有成本將較過往增加。

擁三屋也能申請房貸優惠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一般人都以為名下持有第二屋,就不能申請首購房貸優惠,但事實上,銀行認定的首購,是指「名下的第一間有貸款房屋」,也就是說,若名下的房產貸款都已經繳清,新購入的第二間甚至第三間房產,仍可使用各銀行提供的首購優惠利率,而若是夫妻其中一方名下已有房貸,則可由另外一方來申請貸款,也能享首購優惠。

七都共18萬人「狡兔有三窟」,新北市最多。圖/台灣房屋提供
七都共18萬人「狡兔有三窟」,新北市最多。圖/台灣房屋提供

「聯聚理仁」又獲利 8年毛胚屋轉手狠賺1445萬

台中市知名建商「聯聚」位於七期豪宅「聯聚理仁」,在內政部公佈實價資訊中,去年7月的12樓交易,總價為6270萬元,總坪數是127.4坪,排除車位單價約為53萬元,備註仍為毛胚屋,仍可讓持有超過8年的賣家,獲利1445萬元,不可謂之低,交易價碼上單總價都算是社區近3年新高,買賣雙方則均為自然人。

鄰近台中歌劇院的「聯聚理仁」,位置也算七期黃金地段市政特區周邊,屋齡近10年,總樓層25層,走標準豪宅規劃,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該社區過去也有數百萬的獲利紀錄,目前社區行情在單坪5字頭,超高樓層戶保有6字頭實力,此次交易算是落在社區正常表現,賺得價差也算時勢所趨。

而此次交易顯示賣方入手8年仍為毛胚屋,陳炳辰說,不少資產族群購屋都不急著入住,又或是多屋置產,兼之旅居國外等情況,均可能是長期為毛胚的狀態,尤其七期豪宅本常被視為收藏品,不一定要實住,更印證在此筆物件狀態上。要是突然現身有緣人,出價合乎預期而脫手,都彰顯七期豪宅的資產價值。


▲鄰近台中歌劇院的「聯聚理仁」,位置也算七期黃金地段市政特區周邊,屋齡近10年,總樓層25層。(圖/翻攝google maps)

另外,陳炳辰分析,雖然6字頭已為七期豪宅正常發揮的均價,「聯聚理仁」則要在超高樓層才能達標,不過去年房市已開始降溫,七期豪宅競品也多,其還能在毛胚狀態獲利上千萬元,又免於課房地合一稅,都已是七期置產大贏家,選對地段與產品,輔以長期持有,仍是房產獲益的不二法門。

而常見以公司名義購置的豪宅市場,後況受限私法人採許可制,但陳炳辰認為,能買到豪宅物件,資產也得有兩把刷子,像是5年內不得轉手等規範倒不一定撐不住,而是否可能以公司宿舍為名,行大老闆們住所之實,亦會是後續值得觀察,不無解套的可能機會。惟整體來說現況利空太多,預期仍有心琢磨於高價宅的有錢人,不追逐總、單價過高的產品,像此次交易價就是社區合理水位,難見亮點或將是高價宅市場新常態。

強強聯手!看準S廊帶產業利多 郡都建設集團攜手愛山林建設橋頭案動土

橋頭科學園區在南部半導體S廊帶具關鍵影響力,看準高雄新市鎮發展與橋頭科學園區前景,郡都建設集團攜手愛山林建設12日在橋頭區後壁田段30地號舉行動土典禮,該案預計今年928檔期公開,目前開價未定,預估房價將站穩3字頭。



郡都集團&甲山林集團,即將在高雄橋頭新市鎮推出指標大案。(圖中:郡都建設集團 唐榮華事長、圖左五:郡都建設集團唐承總經理、圖左四:郡都建設集團 唐銘副總經理、圖左二:愛山林建設 張境在總經理)

郡都建設集團總經理唐承說,郡都2021年以總價16億1228萬9999元,標下橋頭區土地,單坪得標價57.33萬元,創區域新高地價,基地將與甲山林集團合建,瞄準科技菁英族群,及首購、換屋家庭,未來開價將站穩3字頭。

唐承指出,橋科往北可串聯南科、路竹園區,往南銜接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高雄廠區,且已進入實質開發階段,吸引國巨、日月光、鴻海及群聯等多家半導體、電動車等產業大廠搶進,增加1.1萬個就業機會,提升橋頭房市需求。

產業利多加人口紅利推動區段房價不斷上揚,根據實價登錄公布,2021年橋頭預售案還有1字頭成交價,2022年已全面上攻3字頭。

該案總銷約70億,基地位於橋頭區橋新五路、成功南路口,4面臨路,128米大面寬;將興建地上15層、地下4層,共504戶住宅、18戶店面;住宅為28坪至45坪、2到4房產品;社區留設近2000坪空間,打造日系水景庭園;規劃七大飯店級休閒設施、30米迎賓車道,是豪宅才有的排場,客層則鎖定高科技族群,及首購、換屋家庭。預計最快2月底取得建照,Q3正式公開銷售,屆時將成為備受矚目的市場指標大案。

這10區是海嘯第一排 專家:不用跑了!來不及

住展雜誌今(12)日公布最新統計,2022年北台灣新建案推案量前十大行政區,桃園高居榜首;至於中壢、三重、新莊、竹北、北投、龜山、土城、蘆竹、淡水,分別排名第二至十名;全年推案量,估計在323.7至788.1億元之間。十區總推案量達5,922.3億元,占北台灣新案逾48%。

新入榜區如北投、龜山、土城、蘆竹,共同點是都有新興重劃區加入推案行列。

至於2021年推案量還名列前十的新店、板橋、林口、大園,因重劃區推案節奏放緩,2022年推案量落在210至257億元間,排在榜外。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待內政部完成子法擬定,行政院核定才會實施,但《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討論及三讀,已輪番打擊消費者購買預售屋的意願;當市場買氣持續低迷,近年新增供給量龐大的區域,恐成為海嘯第一排。

2022年推案規模最大的四區(桃園、中壢、三重、新莊),推案量全超過7百億元,部分案量仍集中重劃區,如桃園中路及小檜溪、中壢青埔等。截至今年1月初,四區中以新莊的平均銷售率約四成八為最高。

但說起十大推案熱區中銷售表現最穩定的,還是竹北。全年達41個建案進場,總推案量約623.9億元,雖較2021年增加約二成七,全區平均銷售率仍過半,為十大推案熱區中銷售率最高者。

不同於竹北房市熱絡已久,真正的銷售黑馬是北市唯一入榜的行政區──北投。北投去年在北士科百萬開價案齊發下,總推案量來到607.7億元的高檔;儘管產品總價門檻普遍不低,全區銷售率仍已近五成,高於北市平均。

成采錡表示,自打炒房修法重登報紙頭版後,前十大推案區中,已知有三區(三重、桃園、龜山),出現指標新案期待成交單價低於其他線上個案的情形。再以目前統計數據來看,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上路後,推案量持續位處高檔的淡水,因近二年新建案平均銷售率均未達五成,且區內成屋選擇眾多,預估淡海新市鎮的預售屋建案,將較快面臨價格下修壓力。

《房業網》副總編輯林裕豐表示,這幾個區域過去推案量太大,已經見到多殺多,面臨政策打房,「不用想跑,來不急」,如果是有自住需求的自用客可以在今年第二季積極看房,應該可以買到「甜甜價」。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 專家吐真話:預售市場難上加難

立法院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由於該案送進立院時間已久,許多恐慌賣盤已經於去年7月之前移轉,若想在目前市況不佳時轉單,並不容易,除了許多買方已經有「翹腳撿便宜」的心思,若不小賠難以出場外,不少建商綁交屋前半年才能換約的條款,這也讓想要下車的預售投資客不容易說走就走。

徐佳馨指出,中長期來說,除之前討論的預售屋不能買賣外,最受爭議的莫過於禁止私法人購屋,除實務上執行可能會遇到一些困境,例如都更案若是實施者與出資者不同法人,抑或是不同法人合建等,若細則未臻健全,可能會需要內政部不斷解釋。至於房價是否下跌,目前房市因為景氣已經處於下跌波段,早就是多重器官衰竭,並非因平均地權條例「一槍斃命」。

升息、通膨、房市管制已發酵,房市陷入磨合期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前,房地產市場已受升息、通膨及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牽制,市場溫度驟降,交易量深受影響,然而去年一整年未發生區域性的拋售潮,第一季假期多是市場淡季,今年上半年交易量減,不容易看到價格下跌,經過一年半的磨合,可能會有個案價格修正,至於是否會有區域性價跌,則要看量體大的社區建案是否帶頭降價,才會快速蔓延。

此外,這幾日討論度最高的是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由於諸多限制會打擊建商進行都更危老的整合過程,因此子法內容備受矚目,無論何種結果,許可制上路以及央行的購地貸款限制,中小型建商不易推案,已揭露未來市場新案供給量將減少,產業反而走向大者恆大的局面。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新法通過後,將大幅降低部分買方在預售屋市場短線進出獲利的機會,也可能會讓部分投資族群,將目光投向中古屋,且改用更長期置產的方式持有不動產。

洪安怡表示,總體而言,法規的調整是為了打擊炒作,但對一般自住族群的買方,其實影響不大,只是目前景氣尚未復甦,買賣雙方都信心不足,整體市況還是普遍看淡的情況下,對於今年房市量縮價微跌的狀況,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新型態一站式裝修方案! 《有美家》打造裝修新選擇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多年來房價、物價飆漲,但是薪資漲幅卻沒有跟上。許多30~45歲的白領階層,辛苦了大半輩子,夫妻倆積攢了一筆積蓄,好不容易能購買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頭期款付完後,多半只剩100萬~180萬進行裝修、採購家具及置辦傢電,在現今整體裝修費高漲的情況下,究竟該如何有效掌握預算,將每分錢都能最大化的運用呢。

什麼都漲!烏俄戰爭後的裝修轉型2.0

有美家創辦人Jennifer Chen表示:「因為烏俄戰爭的因素,光2021年,建材就漲了三次。過去客戶運用100萬的預算,希望透過設計公司設計,能夠將整間房子裝修成想要的樣子。但現在同樣的預算,卻能完成基礎工程,等於同樣的預算,實際的工程減少了至少50%以上。

因而我們思考,如何能夠重新優化服務流程,縮短甲乙雙方的設計認知落差。透過減少設計環節的溝通,進而達到大幅降低設計費用。將預算更好的分配在住家的打造上,就能進一步以較低的預算,盡可能達到差不多的成效。」

打造住宅裝修新型態:一站式裝修解決方案。

有美家以新型態的服務模式,重新定義了裝修概念,原本漫長的設計溝通模式,現在只需要到實體的展示門市,就可以體驗完整服務。

其中,現行室內設計業者,大多在設計討論上仍以平面設計圖或3D模型圖為主,許多消費者反映這類視覺感和實際看到的成果仍有極大落差。對此痛點,「有美家」提供「720°VR環景實境」服務,使討論中所看到的畫面就跟實景照片一樣,包含空間色彩、材質、收納形式及燈光,都能模擬置入設計圖內,讓消費者易於掌握實體空間感,並透過現場實際觀看挑選材質,完美解決與設計師溝通的認知上落差。

有美家南港門市設計師Diana表示:「有美家有清晰的服務流程、施工標準、材質規範,更推出“一年保固 終身保修” 的服務保障。材質選用歐規低甲醛系統板材,讓消費者選得安心、用的放心。」

從簡化裝修流程開始,重新打造「新裝修文化」

有美家深入了解客戶需求,運用現有資源,重新建立服務流程,滿足了客戶在裝修預算不足的困境。透過一站式服務流程,由專業的設計師規劃諮詢、消費者分析居住需求以及客製化預算建議,並透由實體店面體驗,即時展示多樣住宅生活場景,讓裝修品質看得到、摸得到。

有美家重視您的新家,我們一起讓家,成為添加更美麗的顏色!



找設計,有美家 >>  https://umehome.com.tw

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 WELL健康建築鉑金級授證

德和建設朝向照護城市理念發展,投資致力於發展都會型健康高齡生活的玨心為爾,以強調自然、健康思維的空間為切入點,提供高齡社會都市居住者共生、共好的解決方案。目前於台北市成立兩家日照中心及一家聯合治療所,團隊重視跨領域合作,強調多元、創新與對話,並聚合專業長照醫療服務與照顧能量,讓長輩在安適、有尊嚴感的空間中,達成賦能、自立與活躍老化。


跨界投入倡議關注高齡照護議題

台北市大安區是台北市人口外移與高齡人口比例最多的地區,政府與民間單位都在想方設法面對高齡化議題,原經營輔具貿易的均鎂福祉董事長林桂惠與劉書朱女士認為高齡化議題並非單一民間單位能夠處理,因此成立「社團法人長期照顧協會」,花費近五年號召醫療、照護、科技、建設等跨領域專業者們共同關注照護議題,並成功整合台灣受恩與德和建設跨界投入照護議題。


▲德和建設董事長特助紀岳君非常關注高齡照護議題。(圖/記者何宇庭攝,上同)

全台有10間日照中心的台灣受恩總經理劉庭軒與在台北市進行都更與危老改建的德和建設董事長特助紀岳君都非常關注高齡照護議題,在林桂惠董事長號召下,于2020年共同成立「玨心為爾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個事業單位就是在台北市大安區成立「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

根據政府統計資料,台北市大安區的總人口數從民國105年的31萬人下降到民國111年的28萬人,但65歲以上人口比例卻從5萬7千多人上升到了6萬4千多人,高齡人口比例從18.36%上升到22.83%,其中失智與失能的人口推估超過一成。面對急速高齡化的趨勢,目前大安區卻只有五間日照中心在服務高齡族群,而日照中心也常被民眾視為鄰避設施,在高齡人口與照護服務嚴重失衡與民眾對於日照中心的認知落差,玨心為爾企圖在台北市大安區進行一場照護倡議行動,翻轉民眾對照護事業的認知,引進國際健康建築概念就是這場照護倡議行動的起點。


全球首間健康建築WELL鉑金級認證日照中心

「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是依據長照服務法設置的社區型長照機構,服務人數為38人,設有社工師、護理師、照服員來服務台北市的長輩。為了確保長輩在健康安全的環境,「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引進健康建築認證,成為台灣第一間也是全球第一間通過國際WELL健康建築標準™(源自美國,簡稱WELL)鉑金級認證的日照中心。

WELL健康建築認證是專注室內環境來提升人體健康與福祉的建築認證標準,由美國公益性組織國際WELL 建築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簡稱IWBI™)以健康科學、行為科學、建築科學為論證基礎,透過十大概念(空氣、水、營養、光、運動、熱舒適、聲環境、材料、精神及社區)來達到以人為本,為使用者提升福祉健康的健康建築標準。


「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設立以Live WELL, Age Well為核心理念,透過健康建築的規範進行設計、並在營運政策上全面提升日照中心被照顧者的健康與照顧者的福祉。

WELL如何優化高齡者照護環境?

WELL整合式指引,集結空間中所有Stakeholder(利害關係人)透過與中心護理同仁、設計師、易境永續WELL顧問、全齡使用者等,從設計、施作、運營、WELL性能驗證到取得鉑金級認證,讓十大概念從生理到心理、復健治療到照顧皆以「您」為中心,提供以人為本的溫暖服務和個人化的生活環境。其中又以「空氣」、「光」、「運動」、「社區」為六三日照特別為長輩優化的概念。

  1. 空氣 – 健康呼吸

六三日照的空氣品質,採用WELL最高規格的要求,嚴格於台灣空氣品質標準法,以PM2.5為例,臺灣要求小於35μg/m3 ,六三日照透過滿足美國空調協會外氣量標準,所有進入室內的新風皆通過MERV13濾網以及RGF空氣滅活設備,達到PM2.5<10μg/m3,且可有效滅活SARS CoV2、大腸桿菌等常見於長照機構之危害菌種。

  • 光 – 沐浴於健康光環境

為提升長輩視物能力及健康的身理時鐘養成,六三日照採用低頻閃、低炫光、高演色性燈具及晝夜節律照明設計。透過室內光配方,可以讓長輩在室內活動時有如自然光的光品質;在返家時可因白天晝夜節律的強化,提升睡眠品質。

  • 運動 – 樂齡動起來

透過六三日照特約物理治療師,提供每位長輩專屬的肌力、心肺訓練的運動課程,並在健身房空間強化熱舒適、聲環境優化設計,降低噪音及空間殘響(回音)提升長輩運動過程中的身心舒適。

  • 社區 – 連接你我他

遵循WELL標準,制定嚴格的緊急應變措施及設備,專屬AED及護理急救人員,確保長輩的安全以及六三日照的營運韌性。此外,整體空間採用親生命設計元素,大量使用原木材質及綠植裝飾,讓來到六三日照的所有人員可以擁有放鬆、減壓的正面表現。

「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以WELL健康建築指標確保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生活在健康的環境,對失能與失智長者提供妥善且溫暖的日間照顧,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從社交活動、專業治療、飲食調整、作息安排到睡眠,讓長者從中養成有益記憶保健的良好生活形態。

三個不同領域的民間單位創立玨心為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希望替台北市民眾「在地安老」的盼望找到具體實踐的路徑,「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的設立就是這個行動的開端,既使我們了解仍有許多問題亟待突破,但是希望藉由「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的設立,繼續彙集同樣民間能量一起與公部門實踐照護城市的目標。

愛山林存7萬坪地轉建商 祝文宇:房市已過了最壞的時機

愛山林今(9)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愛山林除了代銷外,現在已經多了建設開發和營造收入,目前已開始賺錢入帳,走向建設公司為主的方向。對於2023年房市,祝文宇認為,「量會減少,價會撐住,但供過於求的地方,明年有局部降價的隱憂。」

祝文宇表示,愛山林過往營業項目以代銷為主,去年將股本增加1.65倍,主要是賺錢的項目開始動作了,這兩年增加營建和建設開發收入。過去愛山林沒有配股配息一直積蓄能量,每年營收都有10多億元,應該有很好配息條件,但都拿來儲存土地及負擔相關利息及費用,現在愛山林土地非常多快7萬坪,對公司能回饋的量也非常大,今年把股本從19億調到26億元,接下來還有增資計畫,加上更多營運資金,把手上土地更快變現利潤。

▲愛山林去年合併營收55.21億元,刷新近8年最高,今年受到政府打房政策與央行升息影響,截至2022年第三季前,營業收入32億元,每股盈餘0.57元,每股淨值21.96元。

祝文宇表示,今年有疫情、選舉、政府打房因素造成銷售上,去年銷售共700多億,今年預估600億元左右,「房價因為造價增加不斷提升,前陣子大家把房價升的較快,現在消費者僵持,量會少價會撐住。」

目前愛山林線上銷售案量850億元,其中以北市南港「世界明珠」222億元為首,其次為新北淡水「海上皇宮」89億元、高雄鼓山「美術1號院」83億元。12月起新增個案北市高達341億元,以北市松山興富發復興北路145億元為首,另外還包括新北三重「都廳大院」450億元、新北「甲山林土城永寧案」150億元。

▲對於明年市場降溫的疑慮,祝文宇回應,明年度市場會有些競爭,公司都選擇競爭力產品,開價太貴或品質不好都不會參與,手上目前個案都是會動的個案,有市場需求還是會增值。

營建個案方面,目前線上預售案共246億元,案量最大為屏東「甲山林花園帝寶」及北市士林「圓山帝寶」分別是54及50億元。2023年預計公開銷售總銷247億元,目前房市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首購的剛性需求,未來開發主力朝向雙北去域或以外精華區。祝文宇補充說明,明年自建案會非常多,但代銷案能當年認列,自建案代銷收入是要跟著完工認列。

愛山林總經理張境在表示,自建案營收主要會在2年後入帳,預估每年自建案收入能帶進20~30億元,未來每年代銷營收約10~15億元。

愛山林近年推案重壓基隆,祝文宇表示,高雄周邊、台南周邊3字頭,基隆也3字頭,「是要選擇1000萬人口的3字頭,還是200萬人口3字頭重要?」他也提到,台北周邊3字頭剩淡水,A7都要4字頭,基隆到北市只要15分鐘,讓很多年輕人圓夢,3字頭買30坪總價不超過1000萬,有需求價就不會跌,尤其大片社區跟自辦重劃一樣,環境會好,如果是小案,當然會比較困難。

祝文宇表示,甲山林過去都是在不景氣大賣,景氣時反而看不到我,「城上城」、「湯泉」都是不景氣時大賣,「不景氣時誰還有在動就很清楚,我都幫客戶先挑過房子才賣給客戶。」

他也強調,今年大家都說房市降溫,事實上因為兩岸問題和選舉,沒有人會看房子,現在選也選完了,才開始安定,很多案子才要蓄勢待發,「北北基供不應求,還會往上,但供過於求的地方,明年有局部降價的隱憂。」

內湖房價鬆動了 「Victor嘉醴」、「安縵莊園」賠售最高達745萬

近來房市風向轉冷,成交量明顯趨緩,但房價仍未明顯鬆動,根據全國不動產企研室觀察台北市內湖區實價登錄資訊,發現近3~4個月來歷次轉手的交易雖多數皆有1~2成不等的獲利,但市場開始出現平盤或認賠出場的交易,如8~10月就有5筆賠售78~745萬不等的揭露。全國不動產內湖捷運加盟店店長吳俊龍分析,這些賠售社區多數為買在前一波高點的屋主因個人資金需求認賠殺出,市場上屋主普遍姿態仍相當強硬,是否願意讓利仍須看接下來央行升息態度。

全國不動產總經理藍怡婷表示,觀察內湖近3~4個月實價揭露資訊,賠售最高為屋齡10年的「Victor嘉醴」3樓戶,原屋主在102年以4795萬元進場、今年9月4050萬元脫手,認賠745萬元;另外康寧路一段在今年9月亦有屋齡逾50年老公寓,由101年的2800萬跌至2300萬元成交,賠售500萬元;位民權東路六段的「第一人稱」2樓戶,103年總價3200萬元,今年10月則以2980萬元售出,賠售220萬元。另外,行愛路「富特科技大樓」今年9月小賠88萬元成交,內湖路三段「安縵莊園」也讓利78萬元,皆算是小賠出場。

全國不動產內湖捷運加盟店店長吳俊龍分析,觀察這些賠售交易,前屋主多數買在前一波房價高點,持有成本相對高,一旦社區賣壓較高,又碰上個人資金需求,較願意賠售讓利,如此次出現價差745萬元的「Victor嘉醴」,目前市場上待售物件就逾10戶,社區有近1成產品都在求售中,前一手屋主又在102年高點購入,因此有較大讓利空間。

另外,全國不動產內湖捷運加盟店店長吳俊龍指出,賠售500萬元的康寧路一段老公寓享湖光市場商圈店面效益,前一手屋主在101年取得,當時價格也創在地天花板行情,近幾年房價上揚仍未有超過此價格行情出現,因此有賠售交易並不意外。至於認賠220萬元的「第一人稱」為住辦混和產品,享辦公收租效益,前屋主持有8年來享穩定租金報酬,其實成交價格也不低,不算真的賠售殺出。

綜觀目前內湖市場上賠售交易,全國不動產內湖捷運加盟店店長吳俊龍分析,多數還是平盤或小幅讓利,且個案數少、為屋主個人資金需求,整體市場上賣方仍不願意降價,甚至還逆勢再向上開出高價,在買方不願意追價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陷入膠著,也導致成交買氣銳減。展望後市發展,賣方心態是否鬆動,須看政府升息態度,若再度升息,則外圍郊區將有機會下修,而內科、捷運周邊低總價住宅價格較具支撐力。